李茹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蕴、意义与推进
摘要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下对共同富裕理论的重大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相对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既有一致的标准,又有其独特的内涵与特性。当前强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规定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更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的回应。作为共同富裕的一体两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有着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紧密关系,不能彼此代替、截然割裂,要在科学把握二者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条重要线索,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推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同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创新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理论的重大发展,更是中国社会发展逻辑的客观要求。如何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意蕴,如何认识新时代强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进而处理好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推进二者协调发展,是我们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迈向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亟须回答的问题。
01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意蕴
深入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要对精神生活的内涵与特性进行阐释,分析精神生活不同于物质生活的特点,从而更准确地界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标准和内容。
1. 精神生活的内涵与特性。总体而言,精神生活是人们为满足精神需要而进行的精神层面的活动与状态,包括信仰理想、认知思考、情感体验、审美享受等内容,表现为阅读、交往、文艺欣赏与创作等形式,体现在政治、哲学、法律、科学、艺术、宗教等领域。在人的本质规定的意义上,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2]横向地看,理解精神生活还需把握几对关系:当前精神生活与长远精神生活的关系、个人精神生活与集体精神生活的关系以及个体精神生活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要看到个人满足当下精神需求与规划长远人生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人精神生活与其社会性本质的统一,个体个性自由、自主推动与国家政治把控、方向引领的精神生活的统一。
精神生活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精神生活具有历史性。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3](P541)人类的精神生活跟随社会历史形态的发展而发展,任何人的精神生活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深度与广度不会超脱于时代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其二,精神生活具有非第一性。正如马克思所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4](P591)精神生活从根本上说是在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受到物质生产、生活的制约,无法脱离现实的物质生活来谈论精神生活。其三,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精神生活是人的思想、观念、情感、心理等非物质层面的活动与状态,它有“独立的发展道路”[5](P658)与规律,并且可以对物质生活与物质生产起到能动的反作用。恩格斯晚年多次指出精神生活的这一特性,强调“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6](P668)。精神生活的相对独立性也是一种超越性,它可以引导与提升物质生活,为后者赋予方向和意义。其四,精神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个体性。文化是精神生活的底色,奠定人在审美取向、价值判断、情感好恶等方面的差异。对于不同的国家民族而言,由于既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精神生活的总体面貌也各不相同;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精神生活因为个人主观世界的独特性而丰富多彩,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2.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与标准。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核心是界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标准,既要看到“共同”,又要理解“富裕”。
总体上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同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界定具有一致性。我们要实现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7],绝不是以牺牲大多数人为代价去换取少数人享受丰富、高尚、美好的精神生活,而是使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与精神文化资源被全体人民共享,这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首要标准。同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8],不是同步、同时、同样的富裕。精神生活的广袤性乃至无限性是物质生活所不可比拟的,提升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水平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此外,精神生活的客观资源配备充足并不等于个人主观精神世界的完美,这与每个人既有主观世界的情况直接相关。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更加凸显出非平均性、非同时性与非同步性的特征。
单独来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其独特的要求和标准。从本质上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实现的是人主观上追求本真幸福与客观上符合人类历史进程的统一。精神生活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而精神需求的核心在于对幸福的追求。人们之所以会进行物质生活之外的生活,在于有物质生活所无法提供的精神幸福。富裕的精神生活是追求幸福的、自主性的精神生活,而非被动的、外力强加的精神生活,后者是一种思想奴役、精神囚禁。这就是本真精神生活与非本真精神生活的区别。人的精神生活的发展阶段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是一致的,即从人的依赖性社会,到物的依赖性社会,到最后“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9](P52)的社会。在物的依赖性社会阶段、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民的大量精神生活都是非本真的,是被资本逻辑灌输、植入的。正如马克思所批判的,私有制导致“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10](P190),这种非本真精神生活绝不是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归根到底植根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演进,只有从实践层面才能真正走向人的精神解放的路径。我们要实现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随意的、无规律的,而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从层次上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信仰、思想、情感、审美等精神世界多方面、多层次的丰富。信仰是精神生活的灵魂,是人生的不竭动力,给人生以无限的希望与慰藉,崇高的信仰可以使人克服不可想象的艰难险阻;思想是精神生活的核心,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决定了精神生活的高度与深度;情感构成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没有情感体验的人是一具空壳,没有情感支撑的信仰、理想都是不可想象的;审美是精神生活的至高层次,是对人超越性的引领,没有高水平的审美体验就没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精神世界各领域、各层次是彼此影响、相互依托的,共同构成个人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维度。
02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义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与时代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规定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更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的回应。
1.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11](P8)。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构成,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对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进行构想时强调,不仅要实现物质财富的共享,也要实现精神财富的共享。恩格斯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12](P710)。对于人民来说,就是要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满足,“不仅生产的东西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足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去获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并加以进一步发展”[13](P258)。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所有精神资料都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而不是统治阶级的独享,而且社会主义的精神生活富足建立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基础之上。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内在地蕴含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精神文明向度。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14](P367)物质的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的贫富悬殊同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创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继承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2.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是在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比较中凸显的,二者的重大区别之一就在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有无。西方率先通过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成了现代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由资本逻辑主导的西方现代化,将人也作为资本增殖的工具,人们的精神生活被严重扭曲、异化。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一步发展后出现的物质极大富裕但精神极为痛苦的特征展开批判,揭露西方社会呈现高度的“单向度化”——丧失否定批判的向度、“窒息”要求自由的需求。[15](P8-10)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是物质变革与精神变革、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严重失衡的现代化,是资本逻辑导致的必然结果。
不同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逻辑,强调“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16],始终将物质变革与精神变革、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足落脚于人,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天性弊病。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就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7](P207),将包括科学文化在内的精神生活的现代化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物质财富极大增加的情况下,邓小平明确指出“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18](P705-706),将精神生活提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9](P103)。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相统一的现代化。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目标与表征。
3. 强调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不仅对美好的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加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美好的精神生活内容。满足人民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使人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一种表达,也是我们接下来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是,也要看到当前人民精神生活的质量相对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物质脱贫不等于精神脱贫,精神的脱贫更加任重道远。当前我国社会青年群体中出现的“躺平”思想、“佛系”态度,中年群体的普遍焦虑、生存异化以及老年群体的情感缺位、价值缺失等等现象,体现了不同群体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的精神危机。在此意义上,强调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无疑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与新问题的回应,也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进一步重视。
03
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协调发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一体两面,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又不可替代、各有规律,体现出辩证统一的关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既要看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后者能为前者提供价值引领和发展动力;又要看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可相互替代,各自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不同地位,不能机械地将二者划分为一前一后、截然割裂的阶段。
1. 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必要条件。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来看,没有一定程度的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就缺乏必要的基础。共同富裕的历史发展规律同样遵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20](P538)。也就是说,没有相对富足的物质生活,人们只会为了“争夺必需品”而再次进行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斗争,从而让精神生活的发展沦为空谈。但是,这只是就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而言,并不意味着精神生活的富足必须时时刻刻依赖物质生活的富裕。实际上,历史上常常出现物质生活贫乏却激励了精神力量的强大,或者奢靡的物质生活反而导致精神腐化等现象。我们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筚路蓝缕、攻坚克难,凝聚起人民的磅礴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是物质生活贫乏而精神生活富裕的鲜明例证。但从人类历史发展总体进程来看,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过程中无疑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2.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为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价值引领和发展动力。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展开的前提,物质丰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但是,不管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还是消费都不是人类追求的全部。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如果忽视精神生活的富足只重视物质生活的富裕,就会陷入物质主义“见物不见人”的泥沼,违背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主旨。邓小平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21](P154)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精神生活的富足蕴含着关于共产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崇高的信仰理想、深刻的思想观念与丰富的审美情感等,给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和方向,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可以彼此影响、相互促进。我们党百年来推动共同富裕的历程,就是从强大起来的物质力量中进一步提炼理论精华、夯实中国精神,又不断以先进思想理论、精神文化引导物质建设伟大成就的历程。
3.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不能互相替代。虽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紧密相关,但由于二者的核心要素不同,其判别标准、发展规律与推动方法都具有不同的特性,二者在共同富裕中的地位亦不可以互相代替。从人的需要的角度看,精神需要将成为拓展性需要的主要领域,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精神生活质量将成为衡量整体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2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将会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各有各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互相替代的,物质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物质力量来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要靠增强精神力量来解决。”[23](P84)这表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要依靠的主要力量不同,而二者的共同富裕也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只谈论物质财富的增加不去管精神领域的问题,或者只讲精神生活的崇高不顾及物质利益的实现,都是对共同富裕的误读。
4. 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能截然割裂。精神生活不是脱离物质生活、生产之外的,而是伴随着物质生活与物质生产产生、发展的。物质生活不是纯而又纯的关于物质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人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曾强调,“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24](P203),这就突出了个人全面发展与生产力、个人精神力量与物质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物质生产、生活都将占据个人生活的相当一部分时间,要努力让物质生活本身变成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过程,使物质生活附带更多的精神享受,而不是僵硬地将物质生活富足与精神生活富足完全割裂。推动共同富裕应该是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趋向一体化的过程,不是必须先满足前者才能谈后者,不能把二者割裂成前后相继的两个部分。
推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是我们的目标,但在实践中,二者常常无法做到平衡兼顾。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在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们曾经因为过度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而对物质建设起到了反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曾因急于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了精神生活的纯洁向上。新时代,在继续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要特别注意把握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足的动态平衡,做到全面和重点相统一,在追求二者的协调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7][8][16] 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
[2] 王淑芹.深化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认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1).
[3][10][12][2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2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 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1月24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5]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 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17]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2] 陈新夏.精神生活与人的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22(1).
[23]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
李茹佳,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AZD012)、2022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委托项目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研究”(2022MYB013)的研究成果。
编辑 | 马 程
审核 | 张永平 罗 佳
长
按
关
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
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会专业委员会会刊
我知道你在看哟